習慣每年秋冬都最少去大東山走一趟,雖然是同一個地方,但其實每年的情況並不相同,天氣不一樣、芒草狀況不一樣、同行者不一樣,甚至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一樣。
星期六和一個年紀同我差不多的朋友去大東山,他是攝影發燒友,由於我去慣而他從未去過,我估計他會比我辛苦的。我們今次的目標是芒草和日落,所以飲完中午茶才從伯公坳起步,預算上到爛頭營就掉頭原路落山返回伯公坳,中途會在山腰坐下來等日落。
一切安排得很妥當,但天氣卻是無法掌握的,事前當然會查看天氣預測,得知是「上午多雲下午轉晴」才成行的。天氣預測沒有錯,但就是埋門一腳,在日落前二、三十分鐘開始,天邊積聚雲層越來越多,結果同鹹蛋黃緣慳一面,幸好山上的芒草尚算可以。
朋友略感失望,他說這麼辛苦,相信這是唯一的一次,應該不會再來了。回到家後,他感到肌肉酸痛,要揸跌打酒。我卻不以為然,因為都知道看不到日落是常態,有一年我連續三個星期都上山,卻只有一次能夠看到日落,隨遇而安好了。不過,雖然我行慣行熟,但體力確實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比往年行得慢,翌日一樣有肌肉酸痛的感覺,始終,歲月催人啊!
 |
| 上到半山,已見芒草踪影 |
 |
| 下午層雲退去 |
 |
| 藍天再現 |
 |
| 接近跳板石附近芒草較多 |
 |
| 來到爛頭營,夕陽西斜,照得芒草金黃 |
 |
| 回程途中,雲層再集結,只有照在海面上的光班 |
 |
| 預定日落時間到了,太陽伯伯害羞,沒有露面 |
 |
| 踏上歸途,希望在明年 |
覺得今次的芒早冇往年咁茂盛,只是覺得你的行山活動長年都咁豐盛.
回覆刪除我也約了幾個"老"朋友下星期上大東山,第一次學人在那裡看日落,其中有朋友怕路程遠,行不到爛頭營,不知在半山的第一個觀景台能否觀賞到日落?看你的照片似乎沒有太多人,是攝影遷就下的錯覺?新聞報告和朋友發出的照片見到星期日大東山上旺過旺角,而且很多人到處踐踏芒草,感到很可惜。星期一有位七十多歲的朋友,因為找不到其他人同行,挑戰我上鳳凰山,結果我未到山頂便感到有點後悔自己的決定,翌日早上起床雙腳也很酸痛,不知是否還有下次上鳳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