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星期日

假日春雨,連綿不斷,賦閑在家,無所事事,偶爾取出塵封的「宋詞三百首」,隨意翻了幾頁,在蘇東坡的「蝶戀花」一頁停下注目沉思。這是我喜歡的宋詞之一,於是從頭再閱,聯想翩翩。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來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東坡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他行經人家牆外的小路,聽到牆內有女子嫣然笑聲,然而女子的笑聲卻漸漸的愈來愈小而最終消失,留下他獨自懊惱著那女子的無情和自己的自作多情。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男人的天性,我想這裡不含任何非分之想。記得我也曾經有過一段近似的遭遇。

某年盛夏,我帶著笨重的相機及鏡頭到香港公園影相,目標是各式花卉及觀鳥園內的鳥兒。當我離開觀鳥園步下階梯往蓮池之際,遠遠望見一名長髮姑娘在花間徘徊,她身穿淺色百褶裙,體態輕盈,是上佳模特兒角色,我欲睹佳人真貌,於是趕快兩步下梯級,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下起一陣驟雨來,我急忙從背囊取出雨傘,定神之際,已失去佳人縱影,遍尋不獲,好不懊惱。唉!多情卻被無情惱。

哀哉驟雨,竟破壞我近睹花容的機會。佛說: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回今生一次的擦肩。可能我前生凝眸還未夠吧!

我一向喜歡在網絡搜尋好聽的歌,最近喜歡了這首由童麗、王浩合唱的『雨季』。一直以來,雨都是文學家、作曲家喜愛的題材,雨中邂逅、雨中漫步、雨中擁抱、雨中分手,無不令人動容。『雨季』是一首國內出品的歌,我聽歌從來只考慮歌曲的質素而不計較其出處,如果你也不介意是國內出品的話,誠意向你推薦這段視頻。





2017年4月16日星期日

別了,婚紗橋

相信很多人都去過南生圍,也相信很多人都在南生圍的婚紗橋影過相──無論你是否穿著婚紗影。

嚴格來說,婚紗橋並非一條橋,而是一個渡頭,在電影、電視已經不知多少次看過男女主角在這裡登上小舟,或者拽搖共對,又或者坐在渡頭喁喁細語、卿卿我我的情節。而婚紗橋這名稱正是因為很多新人喜歡來這裡拍婚紗照所致。

南生圍以前是一個養魚區,區內有大大小小的基圍魚塘飼養淡水魚,憑藉其晨霧夕照的天然美景,六、七十年代已經是龍友的熱門取景勝地,到了八、九十年代養魚業逐漸式微,大部份魚塘都賣了給地產發展商,由於環保團體的反對,政府一直未批出改變土地用途,魚塘一直荒廢,而且長滿蘆葦草。

以前入元朗要長途跋涉,交通極之不便,記憶中我第一次來南生圍是小學時跟隨學校的年度大旅行,之後很少來了。自從西鐵通車後,交通方便多了,近幾年我幾乎每年都來一兩次,見證著婚紗橋的滄桑。

究竟婚紗橋是誰所建?這點實在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的,這不可能是業權擁有人──地產發展商所建,因為對他百害而無一利。以這個「利害關係」的邏輯推算,我估最大可能性是經營橫水渡的人,其次是南生圍入口的成記士多,因為他們是最大得益者。

婚紗橋過往多次損毀,也多次維修重建,我最近一次造訪婚紗橋,驚見橋身損毀嚴重,業權人索性將橋頭入口封閉,也豎立了兩個通告牌表示對擅入者不負責任。每一樣事物都有其存廢的定律,或者這次真的是婚紗橋的終結了,但我並不覺得可惜,因為它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任務。

別了,婚紗橋!就讓我們從相片回顧一下婚紗橋過去幾年的模樣吧!


婚紗橋2017年3月模樣

封了橋頭,貼上告示:「告別婚紗橋」

2016年2月

2015年1月

2014年4月

2013年1月

2012年2月

2017年4月9日星期日

大欖涌水塘 ── 千島湖實戰

今年經過兩次往大欖涌水塘探路,得出對該區地形的概念後再次上網求證,知道了拍攝千島湖照片的最佳位置,上個週末在一個晴朗而氣溫仍然清涼的日子,終於踏上征途,進軍拍攝千島湖。

進出大欖涌水塘的方法我在上一篇「大欖涌水塘 - 千島湖探路」介紹過了,不作重複。今次我選擇河背入,小欖出。在吉慶橋進入大欖涌水塘西岸的郊遊徑(藍線),然後轉入麥理浩徑,在麥理浩徑標距柱M187附近開始登山,全程要向上攀爬約260米高度 (由海拔60米上升到320米),爬到一半已經漸入佳境,視野變得廣闊,基本上上到250米高度已經有不少取景位置,到達山頂(約320米)幾乎可盡覽整個大欖涌水塘,影飽相後便往東北下山到M183位置,然後步出小欖。

我要在這裡強調,從M187到M183路段並非正式行山徑,幾乎全段是傾斜度很大的貧瘠坭路,浮沙碎石,非常跣腳,而且路徑並不明顯,部份被野草遮蔽,只適宜有行山經驗人士前往,欲往探勝人士要有充足準備,手套、飲用水決不可少。


在麥理浩徑標距柱M187開始爬山到M183這段是最艱難的


標距柱M187附近的登山路口

大部份路段都要這樣爬

間中有絲帶引路,但不要盡信

快到達山頂了

費盡洪荒之力爬上來,就是為了影這張相

今次行程目的是影相,我不怕辛苦特意帶備單反應戰,由於拍攝地點是從西向東影,為了得到更加飽和的顏色,選擇下午才起程,約四時到達山頂拍攝,這時候從西向東影是順光,加上偏光鏡隔去雜光,顏色更純、更靚。

落山到麥理浩徑M183位置,為再次戰勝挑戰平安腳踏平地而高興,稍休後以輕鬆心情步往小欖,這時候已經是黃昏,夕陽西下,氣溫下降,漫步其間,涼風撲面,夕陽伴我歸途,也算是今次行程的 Bonus。

夕陽伴我歸途


2017年4月2日星期日

芳草

無論是市區或郊外,山上或海邊,嚴夏或寒冬,可以說任何地方,任何季節都可以見到野草的芳蹤,正如蘇東坡所寫的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

拜現代科技所賜,現在人們隨身都有一部附有攝影功能的手機,見到甚麼喜歡的東西隨時都可以拍下來。而我一向對野草很感興趣,無論行山或逛街,見到特別的野草總喜歡將她影下來,也特別開了一個專題Folder將這些野草照片儲存起來。

我喜歡野草的原因很多,野草是無處不在的植物,生命力強勁,就算只有很細小的罅隙她都可以扎根生長;野草不怕惡劣的環境,無論如何乾旱、貧瘠、污染、火燒,她仍然可以生存下來;野草的品種繁多,形態多變而優美;野草都自然脫俗、清雅撲實,不為討好人們而打扮裝飾;而最重要的是欣賞野草都不必付款。

近日行山又為野草 Folder 增加了藏量,突然靈機一觸,不如就找一些相出來在網誌分享吧!由於大都是手機隨影,資素不算好,志在分享而已。

日落芳草

近日山坡上、草地上都長滿密密麻麻的絲茅草


倦了,可否讓我依偎一刻?



酢漿草(三葉草)

酢漿草的花兒從雜草叢中冒出頭來

含羞草

野火過後,忘記創傷,小草又再生長起來

小草為何落淚?

只要有罅隙,小草都可以生長起來,同落花形成美麗的圖案

鬼針草

在高山上生長,芒草都習慣了抵禦寒風

狗尾草


在西貢大浪灣山頭一帶很常見這種野草,捏碎針葉可嗅到濃烈的白花油味,我就叫她做「白花油草」,春季長出細小的白花,令我聯想起歐洲高山常見的雪絨花(Edelweiss)



幾年前我曾經為鄧麗君的「芳草無情」製作過一段 Music Video 放上 Yahoo Blog,最近在Youtube 看過這首歌的另一個版本,由陳佳演唱,由於是新製作,音樂、畫面質素都不錯,拍攝背景是武夷山九曲溪,風景優美,值得向大家推薦。






以上視頻是取自一個網上節目「輕談國學歌風雅」,該節目每集長約15分鐘,除了以淺易方式介紹中國文學之外,每集也包含兩首好聽的歌,可謂教育與娛樂並重,我每一集都會收看。以下是該節目各集簡介,有興趣的話可以上 Youtube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