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

〈我的父親母親〉

 


我很少看電影,看得最多的應該是在兒子成長階段,大約都只是每年陪伴他看兩三次吧了,而過去10年我都沒有進過電影院,因為沒有電影吸引到我去看。

有時候,我也會因為聽到一首好聽的歌而上網搜尋那首歌所代表的電影看;而最近,我並非特別喜歡一首歌,而是看到那首歌背後漂亮的畫面而上網搜尋那套電影看,算是比較特別的一次。

我所說的電影是25年前放影的〈我的父親母親〉,導演是張藝謀,女主角是章子怡。

看完這部電影,很喜歡!隔了幾天之後,我又再看了一次,我是極少番看電影的,這次就更加特別。

電影以「我」的第一身身份講述他父親和母親當年的愛情故事。那是在五十年代末期一條遠離城市的小村莊「三合屯」上,「父親」是第一個由城市來到三合屯當小學教師的人,抵步時大批村民夾道歡迎,當中包括「母親」,他們第一次眼神接觸就給「母親」看上了,可算是一見鍾情吧!故事沒有山盟海誓的對白,沒有蕩氣迴腸的劇情,有的是淳樸的情感,對愛情的堅持與執著。

我喜歡這部電影,總結出三個原因:

  1. 鄉村的景色很美,金秋黃葉、寒冬白雪,每一個鏡頭都是明信片裡的風景畫。
  2. 鄉村姑娘很美,片中女主人翁「母親」當時是18歲,由當時19歲仍未完成大學課程的章子怡飾演,她將「母親」的清秀、純樸、自信、堅毅,表現得恰到好處,令人憐惜。
  3. 「父親」在三合屯當了四十多年教師,桃李滿門。在他去世的時候,「母親」堅持按傳統將棺木從鎮醫院抬回村下葬,需要人手起碼三十多人,問題是「三合屯」的年青人都分散到全國各地打工,留在村的只是老人和小孩,如何找得足夠壯丁呢?到了出殯當日,送殯行列竟然有百多人,輪流分擔抬棺木的工作,他們大都是「父親」的舊學生,知道這消息後都從外地趕回來送老師最後一程。中國人尊師重道,「父親」在這鄉村教了一輩子書,得到學生們的尊敬,這點令我很感動。

不說太多了,免得做成劇透,喜歡上述我所說的優點的話,推薦大家看看。


2024年5月5日星期日

美國雙標


 

近日美國大學反戰示威進行得如火如荼,我沒有興趣干涉美國的內政,卻對美國的雙重標準再次上了深刻的一課。

眾所周知,以色列是上個世紀美國為爭奪石油資源而在中東安插的一隻棋子,幾十年來以色列驅逐及屠殺巴勒斯坦人的行為美國從不阻止,相反只會做幫凶提供更多武器及以戰艦護駕。

自從去年10月新一輪以巴衝突以來,以色列已經殺死了三萬四千巴勒斯坦人,當中七成是婦女及兒童,美國在全世界壓力下只對以色列說幾句「夠了,停一停吧,不過我仍然支持你的」之類的說話,但武器還是不斷供應。

美國人民是看得明白的,但基於他們的利益考慮,戰爭令美國大做軍火生意,對美國經濟很有幫助,他們就當沒事發生。

大學生少一層利益的考慮,他們開始思考這場戰爭的意義,他們對以色列的殺戮感到厭惡,近月來他們出席反戰活動,在校園扎營抗議,他們向校方提出三大訴求:

  1. 公開校方涉及以色列的投資
  2. 中斷同以色列的財務及學術聯繫
  3. 不得秋後算帳

這些要求其實很溫和,最低限度沒有要求「缺一不可」。然而,為了壓制抗議活動於萌芽階段,警方很快就介入,走進校園拉人拆營,為了給警方行動取得合法性,政府將大學生的「反以巴戰爭」定性為「反猶太主義活動」,在美國,反猶太主義是違法的。昨日拜登開腔了,他說「我們有言論自由,但沒有搞亂社會的自由」。

對於我這個身在香港的花生友來說,真是眼前一亮,差點要為這番說話熱烈鼓掌。但,為甚麼2019年香港暴動的時候他們又不是這樣說的呢?對於中大被佔領了5日、理大被佔領了13日,而且校園被焚燒拆毀、旁邊的馬路被暴徒丟下雜物堵塞,破壞情度不知要比美國校園嚴重多少倍,美國卻說這是捍衛民主自由的行為、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且大力支持。

我看傻眼了,美國對於發生在本國同外國的同樣事情的不同標準差距居然有這麼大,自己國內的露營示威活動是破壞社會行為,要禁絕於萌芽階段;別國的暴力示威破壞活動則是捍衛民主自由行為,不單只要大力支持,更加暗中參與其中。

美國雙標,真是神乎其技,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