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沒出息

 


最近在兩岸爆紅的一首歌《沒出息》真的火得令人嘆為觀止,亦足以證明現今網絡對文化傳播的巨大影響力。而我在上一篇提及音樂媒體傳播已經從黑膠、CD,改變為依靠網絡傳播的觀點也得到了印証。

先介紹一下這首《沒出息》的一些背景。台灣有一位立法委員王世堅,多年來喜歡以戲劇性表情及誇張的動作在議會發言,他特別喜歡針對當時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每次開會都會將一些諷刺性的道具送給柯文哲並臭罵一番。其實這種開會方式對議事論政並沒有甚麼幫助,不論觀點對與錯,旨在譁眾取寵,只是台灣人看慣了也不以為意,得啖笑。

王世堅早年曾經在台北市議會質詢柯文哲其中一段發言,他怒拍桌子、怒目圓睜地喊出:「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睜眼說瞎話,你在哽咽甚麼了?你在哭什麼?哭,沒出息!」

最近大陸音樂人王博將王世堅的怒吼金句的視頻配上音樂,製作成這首《沒出息》放上抖音、小紅書等網路平台,一時間成為網路神曲,點擊率超過所有正統音樂。更厲害的是,網絡上很快便出現了過百段二次改編版本,有些再加上王世堅其他金句,有些以AI製作,有些以樂器演奏,有些再加上自己創作的歌詞,真是百花齊放,創意無限。台灣網民也不甘落後,紛紛創作更多搞鬼版本,一時間這首歌紅遍海峽兩岸,香港TVB也曾在新聞報導過,現在更出現英語版、韓語版、越南語版,這樣發展下去,很快便會成為國際神曲了。

難怪王世堅本人看到這些視頻後笑稱「網路世界太神奇,充滿生命力及創造力,各類人才、天才、鬼才都有,....嘆為觀止」。

下面兩段視頻有多一點介紹,我看一遍笑一遍,有興趣也可看看。



18 則留言:

  1. 音樂就幾好聽啦。佢的吵鬧聲就吵耳。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都不明白怎會有這種立法委員,只懂吵吵鬧鬧做show,不顧民生,難怪台灣幾十年來沒有進步。

      刪除
  2. 🐰 謝謝分享🙏 笑 了 呀 ❣️🤣

    (09:49) 2016年韓國瑜時任北農總經理議會質詢全紀錄【一刀未剪看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x4syhQo0A
    (08:12) 王世堅質詢金句「匆匆忙忙」改編歌曲《沒出息》 紅遍兩岸! 引爆網友模仿潮...TVBS-Oct 14, 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gMIwRJS8

    回覆刪除
  3. 如果一直都係靠古古怪怪,聽眾好快會麻木.

    回覆刪除
  4. 民進黨籍的王姓立委本來以誇張的言辭和態度,攻擊獨立於藍綠的柯文哲,如今他的「金句」成為「網紅歌曲」,也真是「二次創作」的神奇現象。台灣議會的議事文化,本來就是「劣質示範」,多年前綠營朱姓立委在開會辯論時大打出手,國際輿論嘩然,但香港有喜戴「黑超」的黃姓議員有意將這種「議會文化」引入香港,其後更發展為擲杯、搶文件、潑臭液、圍攻官員……。如今對這位王先生「金句」的爆紅,笑笑就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年前國民黨主政,民進黨就是以低級技倆攻擊國民黨,次次開會都大打出手,甚至打上主席台,成為國際笑話。現在民進黨主政,這種情況減少了,只是當柯文哲漸露頭角時,王世堅作為民進黨打手,每次開會有理冇理都攻擊柯文哲,現在更將柯文哲收監,盡顯台灣的民主低劣。

      刪除
  5. 這位王博的音樂才華和想像力,真是不差,加上AI和視頻就像錦上添花。
    像火花四濺的王世堅,他全情投入打擊對手,相信也賺了民進黨不少的銀両。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大陸有才華有創意的音樂人真的不少,但由於人才多競爭也大,很多時候他們都不計回報,努力創作,務求突圍而出。而我在這十多年來都喜歡在網絡上發掘一些出色的作品,因為這些在香港樂壇是找不到的。。

      刪除
    2. 香港樂壇人才凋零,如今無論怎樣吹噓新秀,也不見有什麼驚喜。
      好像陳百強不但能彈能唱,並能作出動聽的樂曲,家傳戶曉。 黃家駒也可以作曲作詞,並以另一風格唱出心聲,動人心弦,可惜都成為絕響了 !
      羅文、張國榮、梅艷芳這些歌唱家先後離世; 林振強、盧國沾、黃霑、顧嘉煇是作曲家與填詞人也紛紛辭世,繽紛的樂壇黯然失色。 四川的花僮也有令我有驚喜的歌曲。

      刪除
    3. 現在香港最缺乏的是創作人,上一輩創作人已經老去,後繼無人,無論是好的作曲人填詞人都缺,音樂旋律好唔好聽都算嘞,始終各人有不同觀點,但歌詞填得好唔好就唔騙得人,現在的歌詞大部份都不知所謂。

      刪除
    4. 現今樂壇雖然感覺人才缺少,但偶爾都有些歌曲作品不錯...但相比七八十年代,幾乎很多歌曲都成了經典!!!
      花僮都是秋葉姨給我些她的資料才認識這位國內歌手,相當不錯的歌唱者~~~

      刪除
    5. 我指現在缺乏音樂創作人是指香港,當然也偶有佳作,但相比七八十年代香港樂壇興盛時期,相差太遠了。不過大陸的情況卻不一樣,就這篇帖文提及的王博便非常有創意,而你提及的花僮並非正統音樂出身,卻可以集作曲填詞演唱一身,很有才華。

      刪除
    6. 我是在森源兄的blog上介紹,才聽到花僮一首動聽的歌,雖然她唱的粵語有些瑕疵,但是聲線和感情很有特色。
      轉載和仿傚的人也不少,我終於搞清楚這是花僮自己的作品,還主唱了這個她認可的版本。
      四川原本就有音樂之都的美譽,不少的音樂人遠赴海外,海內外共創造了龐大的經濟效益。

      刪除
    7. 其實國內人都喜歡香港的粵語歌,當然是我們那些年的舊歌,可見當年香港樂壇是多麼興盛,現在仍在吃老本。不少非廣東人唱粵語歌發音都會差少少,其實這都不是問題,又有誰可以証明張學友、劉德華的國語歌完全標準呢?

      刪除
  6. 音樂歌曲對社會文化上都好重要,有時往往籍著歌曲去傳達一些訊息,一向都有,就似是七八十年代的電台點唱,就是憑歌寄意去表達自己的意思~~

    現今台灣的民進黨,只是專搞分化,搞政治,社會不見得進步...就等同一些西方國家,政治為要,民生社會大把問題有冇理過呢??即時諗到特X普,很多地方居住的美國人都要出來示威宣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同意!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以前未有自己的唱機的時候,都是靠電台播放或是點播節目以籍著歌曲去傳達一些訊息,喜怒哀樂,我記得以前的陳任節目又或者幸福玻璃球都非常受歡迎。
      以前說共產國家不事生產,現在的所謂"民主國家"更加一團糟,不改進自己卻只管打擊別國。台灣並非國家,但這個民進黨政權不求社會福祉,抗拒國家和平統一大業,只想依附美國,做美國的棋子,可悲。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