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攝影數碼化之後,我習慣將每次拍攝的相片按日期、人物、地點、性質等資料儲存在電腦內,方便日後搜尋。最近整理園博園相片的時候,心想,不如找幾張能代表四季的植物相片放上網誌也好,我很快便找出一大堆,在當中選出了下面四張。
春天-園博園的三角梅 |
![]() |
夏天-大欖的木棉樹 |
![]() |
秋天-大東山的芒草 |
![]() |
冬天-銀礦灣的欖仁樹 |
春日盛開的花卉品種最多,也是最嬌豔的。今年春節過後,也數不清我去了多少次賞花,香港的、深圳的、順德的都有,爭妍鬥麗,目不暇給。
植物不單只在春天開花,還靜悄悄地長出了嫩芽,嫩芽到了夏天便長成綠樹成蔭,枝葉茂密,蟬聲會從葉縫裡滲出,但大多數時候都很難找到蟬的蹤影。人們在夏天遠足經過大樹的時候,都喜歡在樹下小休,卻很少人會抬頭望望為你遮蔭的樹葉,其實翠綠通透的樹葉也很漂亮。
秋風一起,植物變得枯黃,這時候卻是欣賞芒草的最佳時節,其實香港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芒草,但要大面積的,首選大東山,而且,大東山海拔較高,黃昏時襯上日落餘暉,堪稱一絕。
隨著深秋樹葉一片一片落下,到了冬天,到處都可以見到大樹的禿枝,加上冬天天色比較灰暗,走在公園,走在山野,看到枝椏刺向灰白的天空,滿目蒼涼。
我想,去年錯過了三角梅,今年可以再次捕捉到盛放時機去欣賞,真好!如果明年還想看的話,一樣可以再去看一次,因為大自然總是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的。
不過,當看到一批我在十年前登上鳳凰山的相片的時候,發覺原來現在的自己同定格在十年前的樣子不再一樣了,現在面上多了皺紋,頭上多了白髮,還不只此,想深一層,十年來我的體力漸走下坡,期間退出了馬拉松、不再上鳳凰山和蚺蛇尖這些難度高的山嶺,記憶力也正在下降,經常執筆忘字。原來人與植物不同,人是沒有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的,浪費了一天就沒有了一天,明年也不可能恢復去年的生機,真是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仍然擁有的每一天啊!
很喜歡「光陰的故事」這首歌,聽慣了張艾嘉或者羅大佑演唱的,今次選出由何璟昕所唱,有點較清新的校園民歌風格。
四季照片拍得很美,人老了!動力也減少了!是定律,接受了!心也寬。
回覆刪除的確是,年紀大了,動力減少是不變的定律,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對。
刪除相片拍得很好,四季的特色明顯...雖然現在大家都話香港已沒有分明的四季,但細味生活,怎都會感受四季的色彩......
回覆刪除香港不下雪,四季不太明顯,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有點不同,相對於一些東南亞國家四季皆熱,冬天也只得二三十度,香港氣候仍然是豐富多彩的。
刪除數碼除咗唔駛錢,搵相都方便好多.
回覆刪除絕對是,所以我都慢慢將一些重要的照片數碼化,將來易於搜尋。
刪除獻詩一首,以作回應。
回覆刪除《五律·感時》
歲序如流電,晨昏不可追。
檐冰初滴日,庭葉已堆時。
硯墨凝千思,燈霜染鬢絲。
誰揮魯陽戈,爲駐隙駒馳?
註釋:
1.「魯陽戈」典出《淮南子》,魯陽公揮戈使太陽倒退三舍,喻人力挽狂瀾之志。
2.「隙駒」化用《莊子》「白駒過隙」,雙關時光飛逝與鬢白之態。
3.「燈霜」暗喻徹夜伏案,既指燈下苦思,亦喻鬢髮漸染霜色。
4.中二聯以「檐冰滴」「庭葉堆」的微觀物候變化,對仗「硯墨凝」「燈霜染」的內在生命痕跡,形成時空張力。
#以上詩句,出自DeepSeek,真的無話可說,哪些自命「才子」的恐怕都要執包袱了!
哈哈!先謝謝你的五律一首!閣下請出Deepseek作詩,真的無言以對,之前我都玩過,對Deepseek的詩才,真是佩服呀!
刪除歲序如流電, 晨昏不可追。 佳句。
刪除Deepseek的中文創作能力非常強,關於中國文化、文學、歷史等,我都是問Deepseek的居多。
刪除和平兄的四時景觀圖片拍得甚好,很有季節味道。如今正值春天,木棉、杜鵑、三角梅等等都迎風怒放,爭妍鬥麗。老牛這幾天早上外出做運動,也撿起地上的木棉花,在公園的圍網上砌出心形圖案給行人拍照,自認是創造美好。
回覆刪除謝謝美言!我家附近的木棉、筋杜鵑、羊蹄甲、杜鵑都在近期盛放,不過木棉已經到尾聲了,同你那邊的情況一樣,木棉花跌落滿地,相當可憐。
刪除用鏡頭把四季的花木風景留住,日後慢慢欣賞,真是蠻有意思。
回覆刪除季節輪迴,樹木可以更生,人的年華如逝水,不用驚訝,就讓它好好的流淌過去吧。
生命從來是單向的,從來沒有回頭路。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