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濫用投訴


 

前幾天我到大嶼山行山,回程時在石壁水塘的石壁警崗巴士站等車去梅窩,目睹一個不合理的投訴,一時睇唔過眼,老毛病發作,進行反投訴。

事緣是這樣的,當我到達石壁警崗站的時候,已經有一對行山打扮的青年男女在那裡聊天,這個巴士站會有幾條出外的路線經過:1 號及2 號去梅窩,11號及23號去東涌。

等了不一會,一輛11號車經過,這對男女沒有揮手截車,巴士疾駛而過,女問男:「我哋要搭幾多號車呀?」男答:「11號。」女問:「咁點解你唔截車呀?」男答:「我以為佢會自動停車添。」

這時候,我看到一輛23號車正從水壩上駛來,我善意提醒他們:「23號都可以出東涌架!」這時候他們仍然猶猶豫豫,直到巴士快速地接近巴士站前的時候,他們才揮手,但我看到巴士後面緊隨著一輛私家車,結果巴士沒有停下,依然疾駛而過。(請參考下面解說圖)

大嶼山是汽車禁區,這個站附近沒有村落,平時上落車的乘客不多,只有行山人士。而巴士是從羌山道直衝而下,經過石壁水壩來到這裡,一般車速較快,事實上大嶼山很多巴士中途站都很少乘客上落,沒有人截車的話一般都不會停。

不多久,我聽到那位女士打電話向巴士公司投訴,說他們在石壁警崗站等車出東涌,但揮了手,先後11號車及23號車都沒有停….,要求給予一個交代云。收線後還自鳴得意地說:「我最喜歡投訴架嘞,有投訴才有進步架嘛!」我不想給予認同,只背著她看我的手機。

待他們上了另一輛巴士後,我打電話到巴士公司,將我作為一個目擊者所見到的事實說出來,我特別強調,他們沒有截第一輛11號車,而第二輛23號車臨近巴士站的時候他們才揮手,由於有一輛私家車緊隨巴士,如果巴士剎車恐怕會相撞。

我認同遇到不公平事件可以作出投訴,但投訴必須基於事實,也要有同理心,否則受害的不單只是被投訴者,更加是整個社會,因為會令社會失去公義、失去分辨對錯的能力。


23號巴士臨近巴士站才截車,但尾隨一輛私家車緊迫



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

亂紅


春分剛過,春意正濃,走在路邊走進公園,走上山間,盡是繁花處處,翠綠嫣紅,令人目不暇給、心花怒放。

去年四月中,得知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簡稱「園博園」)有三角梅花海欣賞,於是走訪一趟,奈我來晚了花不等人四月中春意闌珊,花已凋零。

今年我特別留意花期,得知花正盛放,昨日專程再走訪一次,果然春花不負有心人,走進園博園中的匯芳園,看如瀑布般的三角梅,從幾十呎高處傾瀉而下,層層疊疊的花叢著古雅的簷角瓦頂,紅色的、粉色的、白色的,漂亮極了!

  

匯芳園的古建築物倒影在匯翠湖水面


走近匯芳園,門外花海,氣勢迫人





匯芳園內也花踪處處






影完相後,我在匯芳園一帶留連,久久不願離去,忽然一陣涼風吹過,樹上徐徐飄下片片花瓣,隨風飛舞,散落地上。看來這裡的三角梅雖然仍然旺盛,畢竟花朵是只有短暫生命的植物,也許距離花殘花落的日子不遠了。

想起一首非常好聽的音樂【亂紅】,透過悅耳的笛子與悠揚的鋼琴旋律,讓人聯想到漫山繁花,花瓣飄落,時光流逝,歲月不回,傳遞出一種細膩、柔美、甚至略帶憂傷的情感。




2025年3月6日星期四

換到千般恨

 



世事如棋,關於最近俄烏戰爭的最新發展,朋友說真是想也想不到,我對他說,近期的急速發展的確是出乎意料,但烏克蘭被美國拋棄卻是遲早必然發生的事,畢竟烏克蘭只是美國牽制俄羅斯的一隻棋子,利用完了就會被拋棄。

關於俄烏戰爭的前因,三年前我講過了,這裡不打算重覆,但近期美國態度180度轉變,以前講過的「堅如盤石」已經拋諸腦後。

自從美國推動的烏克蘭橙色革命之後,烏克蘭人以為從此得到民主自由,他們“自由地”選出了一個只會做戲,不懂政治、不懂管理國家的總統基仔基仔聽信美國的甜言蜜語,以為只要靠攏北約就可以“嚇窒”俄羅斯,還相信美國遊說,打算在烏克蘭境內設立軍事基地對付俄羅斯,其實美國只是一個想推銷生意的軍火商,同時也想拖垮俄羅斯這個強大對手。好了,俄羅斯這個躁漢終於忍受不住了,於是展開了「特別軍事行動」,先下手為強,烏克蘭便捱轟。我由始至終並不認同這「特別軍事行動」,因為戰爭的受害者總是平民,但我理解每個國家都有保護自己的權利。

戰爭開始了,戰場在烏克蘭,損毀的是烏克蘭國土,死傷的絕大部份是烏克蘭人,美國軍火商卻大做生意賺錢,當初美國聲稱會大力軍援烏克蘭,基仔一向以為是無償的軍援,怎料白宮換主,這個主人說要償還軍援五千億美元,冇錢就要出賣鑛產,基仔當堂目瞪口呆,喃喃自語說:「烏克蘭人十世都還不清。」

最近基仔還走上白宮講數,慘被兩個負心漢奚落一番,說好了的一餐飯還未吃便被趕出白宮。

昨晚夢中見到基仔步出白宮,他垂頭喪氣、步履蹣跚、苦念前情、誓約不再,自嘆錯信負心人,無奈地唱出了以下幾句【換到千般恨】,何其悲哀!


2025年3月2日星期日

鄉情

 




我們一眾兄弟姊妹乘坐中港直通巴士,浩浩蕩蕩地出發,從香港經深圳灣口岸,直達故鄉順德龍江,趁著這濃濃春意,同故鄉親人一聚親情。

我們都在香港出生,也許有些人連鄉下在哪裡都不知道,更不要說鄉情了,但我們不同,父親生前經常對我們講述鄉下的故事,講述他年青時因為逃避戰亂穿州過省到處避難,最後到了香港投靠親戚,生活才逐漸安定下來,之後日本投降,他便在香港成家立室,組織了我們這個大家庭。

文革過後,父親不時帶著我們回鄉尋根,經過戰亂及社會動盪,鄉下仍在生的親人已經不多,最親的一個是他的堂姪,亦即是我的堂兄,當時他們的生活相當艱苦,作為一個教師,月薪只有幾十元,要養活一家四口包括兩個兒子的確不易,因此,父親每次帶我們回鄉都會帶一些食物、日用品等東西送給他們,記得一次最重的禮物是一部電視機,鄉中親人開心到不得了,尤其是我兩個堂姪。

一晃眼幾十年了,現在他們都苦盡甘來,兩個堂姪大學畢業後,得到了好工作,兩人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庭。多年前他們將舊居重建,樓面面積有二、三千平方呎,以我們的標準算是豪宅了。同他們相聚,閒話家常,撫今追昔,無限唏噓。 

這次我們回鄉除了想一聚親情之外,另一目的是想感受一下故鄉觀音誕的熱鬧氣氛。鄉下有很多人信奉觀音,龍江有一間觀音廟在一座幾十米高的小山崗上,鄉民每年正月廿六日觀音誕都會來這間觀音廟拜神,他們會沿途燒炮仗,拜神後拿著一枝燃燒著三四呎長的大香回家,象徵將福氣帶回家。在觀音誕前夕及當日,各個社區會舉行花炮會,相當熱鬧,據說今年共有六十個花炮會之多,節目包括聚餐、拍賣、演唱、抽獎等,拍賣所得的錢用作慈善用途。我們也參與了其中一個社區的節目,一連在這個聚會中食了三餐。在席上拍賣的時候,其中一串92萬發的花炮拍賣價格達到八萬多元,在觀音誕當日拿到觀音山上燃放。

目睹故鄉不斷繁榮進步,親人的生活也不斷富裕起來,內心感到很欣慰,事實上故鄉的生活改善,是全國人民生活改善的縮影,我們都為今時今日國家的繁榮富強感到無比高興、無比自豪。

工作人員在臨時露天廚房為聚餐作準備

花炮會聚餐很熱鬧,筵開130多席

有空餘時間,我走去附近的錦屏山逛逛,這是山腳的紫雲閣

紫雲閣的大雄寶殿

紫雲閣的觀音殿

紫雲閣旁有路上錦屏山公園,山高百幾米

錦屏山上的觀音閣

行程的主要節目,遊覽觀音山,這是山腳的金紫公園

金紫公園牌坊

山上的觀音閣

觀音閣香火鼎盛

山上有幾座臨時搭起的花炮台

工作人員正在掛起花炮

花炮從外圍一直燃燒進入花炮台上

燒炮過後滿地烽煙

每次放花炮後都有消防員射水撲滅火種

公園內售賣香燭祭品及紀念品的檔口

下面是剪輯12秒放花炮短片,我站在最前線拍攝,聲如雷嗚,不過我早有準備,早已塞著兩隻耳朵。大家開啟下述短片前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