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星期六

戲曲中心

 


整個西九龍文化區我大部份都去過了,只欠戲曲中心,最近得悉有新節目「粵樂茶韻」,於是買票觀看,順便參觀戲曲中心。

先說「粵樂茶韻」吧,我覺得無論你是否喜歡粵曲/粵劇都可以去看看的,並不沉悶,算是對粵劇文化增添一點認識吧!節目內容包括講解一些粵曲/粵劇的基本知識,有唱腔示範,有粵曲演唱,有粵劇折子戲演出,有中樂演奏,連續90分鐘,絕不冷場。比較特別的是每位觀眾還有一杯香茶及一盒點心,邊嘆茶邊看戲,頗有復古感覺,我忽發奇想,如果有一籠雀就更加好了。🤣

講講戲曲中心,這是西九文化區最早落成的建築物,內有大劇院、茶館劇場、演講室、展覽廳等,今次節目正是在茶館劇場演出,地方不太大,只有二百個座位左右,比較特別的是每個座位旁邊都有茶几,方便嘆茶。

提到戲曲中心,不能不重提當年該中心的英文名稱風波,2013年政府公佈戲曲中心正式英文譯名為「Xiqu Centre」的時候,引來部份人的嚴厲批評及惡意攻擊,有人質疑是「矮化粵劇」、是「媚共賣港」、是「自我大陸化」。有些人認為應該譯作「Chinese Opera Centre」,有些人認為應該譯作「Heikook Centre」,簡單一點說就是他們打破不了自己不喜歡中國、不喜歡普通話的情意結,甚至有些人懷有蓄意分化香港同大陸文化同源的惡毒居心。

「Opera」是專指世界各地繼承義大利歌劇,它有一套特定的傳統表演形式,故此即使現代西方的音樂劇亦不會用「Opera」這個字,各有各自己的專有名稱。它同我們中國戲曲更加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不同表演藝術。

日本「能劇」譯作「Noh」而並非「Japanese Opera」

日本「歌舞伎」翻譯為 「Kabuki 」而並非「Japanese Woman Opera」

西方的「音樂劇」也有自己的專有名稱叫「Musical Theater 」(或者簡稱Musicals,甚至叫Musical),他們不會稱自己的音樂劇為「American Opera 」或者 「British Opera」,我在倫敦看過兩場音樂劇"Mamma Mia" 及"The Lion King"都是稱作「Musicals」。

又有人反駁,既然不能用 Opera,為何不用粵語拼音「HeiKook Centre」呢?有這想法的人一是無知,一是自大,Xiqu這英文名字是戲曲的正式翻譯,是代表全中國三百多種戲劇藝術的一個統稱(粵劇是其中之一),全世界通用,為甚麼我們要標奇立異獨用Heikook呢?你自己的名字或者你公司的名字如何譯法沒有人會管你,但Xiqu這個字就是戲曲的標準翻譯,代表著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藝術。

今次我到「戲曲中心」觀看「粵樂茶韻」,見到也有不少外籍人士入場觀看。慶幸當年堅持用「Xiqu Centre」這名稱,戲曲是中國獨有的,而非模仿意大利Opera的三不像演出,否則定會被世人看不起。

戲曲中心的外觀

中庭的天花像一隻眼

側門望港島,相信黃昏景色會很美

展覽廳有戲服、道具和戲曲古籍展出

中庭寬大,有時會有免費表演,沒有表演時被人躺臥當床,可惜!

「粵樂茶韻」的海報

人們在「茶館劇場」等候進場

「茶館劇場」內部佈置

每人有一杯茶及三粒點心

表演完畢,謝幕。



14 則留言:

  1. 我有留意新節目「粵樂茶韻」,但最終都冇觀賞,多謝你分享。

    回覆刪除
  2. 戲曲中心宣傳太小,好多人都唔知有甚麽節目.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點同意,如果不是我曾經參加過西九的節目,經常收到西九最新節目表,在別處我也看不到宣傳。

      刪除
  3. 戲曲的確是本地藝術文化好具代表,但用一個頗大的地方去當為主題介紹,又有沒有那麼多人常去參觀呢?!!有疑問...
    見相內裡很大而且裝修很華麗,可能真的有很多空間都浪費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相信觀眾是有的,起碼我在網上訂票要提早一個星期才訂到,是場場滿座的。事實上近年在有心人士推動下,粵劇開始較多人認識,也多了青少年在課餘去學習。當然了,粵劇是一種古典藝術,不能用流行曲的觀點去看待。
      再者,「戲曲中心」並不單只表演粵劇,中國有三百多種不同地方戲曲,相信將來會演出粵劇以外的戲曲,例如京劇、川劇、越劇.....。

      刪除
    2. 我認為隨著時代變遷,喜歡欣賞粵曲的人會漸漸少,有時參觀文化博物館內有個常設展廳,就擺放很多有關粵劇戲曲的展品,也因以前看過,都已經不打算再去看看...就証明遊人參觀的可能只是一兩次,不過若果這類戲曲中心辦些教學培訓,那就另當別論~~
      至於你提到將來可有京劇、川劇、越劇等,更加曲高和寡,未必能夠吸引較多的人次入場觀看!!!

      刪除
    3. 設立戲曲中心目的不在培訓,而是推廣、表演,培訓粵劇接班人的責任落在演藝學院及八和會館身上。

      刪除
  4. 這個建築物幾特別喎 , 我沒有參觀過, 原來裡面有咁多節目 , 謝謝分享 !

    回覆刪除
    回覆
    1. 建成5年,這是我第一次參觀,正面入口好像一個大戲舞台的布幕,建築設計頗特別。

      刪除
  5. 謝謝和平兄分享和講解。難得「復古」入場嘆茶聽曲,如果真是提一個雀籠,那真是成了清末民初的公子哥兒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只是忽發奇想,如果真的每人一籠雀,那麼場館內比街市還要吵。

      刪除
  6. 原來Opera這個字,連外國的戲劇界都不隨便使用,那麼我們中華戲劇為何要拿它來作專稱呢 ?
    真可惜 ! 現在粵語都多了懶音,同時「過」「個」不分,「過去」說成「個去」;「廣」「港」不分,「廣州」說成「港州」,嚴重失實 ! 以訛傳訛。
    很慶幸在有心人推動之下,多了一批年青學生學習粵劇。
    在網上看過他們的表演,台風關目做手都很到家,令我十分佩服 ! 可惜有小部份人有些懶音,希望粵劇導師要注意糾正。
    粵人不應排斥普通話,但可以積極推行粵語,有利於互相溝通。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講到普通話同粵語的問題,經常被某些人刻意炒作,搞分化。其實兩者定位很清晰,普通話是全中國甚至全世界華人的共同溝通語言,沒有這個統一的語言,中國人就四分五裂,雞同鴨講,但中央政府是絕對尊重及容許民間各地方語言作非官方溝通的,我經常在Youtube看大陸電視節目,粵語歌是受歡迎的歌曲,最近播放的電視劇"繁花"是用上海話播的,較早前有一套蒙古電視劇也是用蒙古語,所以說大陸打遏地方語言是抹黑,有人提出要"保衛粵語"更是無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