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光陰的故事



 

自從攝影數碼化之後,我習慣將每次拍攝的相片按日期、人物、地點、性質等資料儲存在電腦內,方便日後搜尋。最近整理園博園相片的時候,心想,不如找幾張能代表四季的植物相片放上網誌也好,我很快便找出一大堆,在當中選出了下面四張。

春天-園博園的三角梅


夏天-大欖的木棉樹
 

秋天-大東山的芒草


冬天-銀礦灣的欖仁樹


春日盛開的花卉品種最多,也是最嬌豔的。今年春節過後,也數不清我去了多少次賞花,香港的、深圳的、順德的都有,爭妍鬥麗,目不暇給。

植物不單只在春天開花,還靜悄悄地長出了嫩芽,嫩芽到了夏天便長成綠樹成蔭,枝葉茂密,蟬聲會從葉縫裡滲出,但大多數時候都很難找到蟬的蹤影。人們在夏天遠足經過大樹的時候,都喜歡在樹下小休,卻很少人會抬頭望望為你遮蔭的樹葉,其實翠綠通透的樹葉也很漂亮。

秋風一起,植物變得枯黃,這時候卻是欣賞芒草的最佳時節,其實香港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芒草,但要大面積的,首選大東山,而且,大東山海拔較高,黃昏時襯上日落餘暉,堪稱一絕。

隨著深秋樹葉一片一片落下,到了冬天,到處都可以見到大樹的禿枝,加上冬天天色比較灰暗,走在公園,走在山野,看到枝椏刺向灰白的天空,滿目蒼涼。

我想,去年錯過了三角梅,今年可以再次捕捉到盛放時機去欣賞,真好!如果明年還想看的話,一樣可以再去看一次,因為大自然總是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的。

不過,當看到一批我在十年前登上鳳凰山的相片的時候,發覺原來現在的自己同定格在十年前的樣子不再一樣了,現在面上多了皺紋,頭上多了白髮,還不只此,想深一層,十年來我的體力漸走下坡,期間退出了馬拉松、不再上鳳凰山和蚺蛇尖這些難度高的山嶺,記憶力也正在下降,經常執筆忘字。原來人與植物不同,人是沒有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的,浪費了一天就沒有了一天,明年也不可能恢復去年的生機,真是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仍然擁有的每一天啊!

很喜歡「光陰的故事」這首歌,聽慣了張艾嘉或者羅大佑演唱的,今次選出由何璟昕所唱,有點較清新的校園民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