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6日星期日

長索島

 



長索島是在大嶼山陰澳鹿頸村對出的一個小島,中間有一條沙洲連接,潮漲時是一個孤島,潮退時才可沿沙洲從鹿頸村步過長索島。

以前東涌未開發時,未有青馬大橋連接大嶼山,我去陰澳要在青龍頭搭街渡往鹿頸村,那時候陰澳是一個原木材儲存庫,幾百株巨大樹幹浮在陰澳灣海面,有些直徑達到兩、三米粗,很有特色,我在樹幹上爬上爬落影相,也會走到長索島取景,不亦樂乎!

現在去長索島就簡單多了,坐地鐵到欣澳站,A出口直行到海邊,轉左沿海濱長廊行到陰澳篤,再右轉入小路行到尾便是,全程石屎平路,約半個小時路程,非常易行,但是過了沙洲進入長索島之後是沒有正式路徑的,只能沿著岸邊石塊前行,相當崎嶇,而且佈滿青苔,風險略高。

這天我的目標是行出長索島燈塔,但沿東岸行到中途被一大石擋住,要爬上距離海面十多米高的岩石才可通過,大石聳直,石面有風化沙粒,考慮了兩分鐘,單人獨闖,年紀老邁,不想冒險,終於決定放棄,還是坐下來看看海景,吹吹海風來得消遙自在,休息了15分鐘便原路折返了。

在此我想為長索島來一次平反。近年多了人去郊遊,也多了報章雜誌介紹郊遊好去處,本來這是個好現象,但有些報章雜誌總是喜歡將香港的郊遊點冠上一個「港版XXX」的名稱,而這個XXX通常是一些日本地方名,例如他們稱呼長索島為「港版天使之路」,我對這種做法極之反感。天使之路是日本小豆島對開三個小島的一條連島沙洲,其實類似沙洲全世界有十萬八萬個以上,為甚麼要將我們香港的連島沙洲冠上日本的名字呢?又例如流水響落羽松,被稱為「港版輕井澤」;富泰邨宮粉羊蹄甲,被稱為「港版河津櫻」;赤鱲角櫻花園,被稱為「港版東京都立公園」,可能還有其他我沒看過的。

我不明白這些傳媒是甚麼心態,是崇日?是自卑?值得深思!「港版」即是並非真的,是A貨,每個人或每個地方都有他自己的名字、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靈魂、自己的尊嚴,被人以A貨稱呼是一種侮辱,如果長索島能夠說話,他一定會提出強烈抗議。


紅色點並非正式路徑,比較難行

欣澳海濱長廊

從海濱長廊遠望連島沙洲

以前用作固定原木材的木椿

從陰澳篤轉入鹿頸村的小路

到達鹿頸村

村民自製碼頭

正式鹿頸村碼頭

倒下的大樹仍然枝葉茂盛

來到連島沙洲了

前面就是「長索島」

這裡岸邊有豐富的生物物種

有人在檢拾貝類生物

來到這裡原途折返



32 則留言:

  1. 我十年前曾隨朋友到陰澳郊遊,但不知道有連島沙洲,有機會我再去看看,多謝你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現在去陰澳真的很方便,也易行,就當是去散步也不錯。

      刪除
  2. 鹿頸去過幾次,鹿頸村就未去過了,相信是兩個地方。
    近日開放旅遊,有些人很高興說要 “返鄉下” 。對於這些不識歷史,不知道日本軍機曾經八年來轟炸中國的人,實在可笑復可憐。我雖然也喜歡日本歌,也努力學習過日文,但我決定不會踏足日本。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兩個不同地方,當然沙頭角的鹿頸知名度較高。
      香港人有出行自由,去世界各地都可以,選擇去哪裡純屬個人喜好。不過如果稱去日本為"返鄉下",只顯示那個人無知兼幼稚,日本一向抗拒外來人,幾曾見有人會移民到日本的呢?去旅行就無任歡迎,因為可以賺你的錢。最近在一個電視旅遊節目介紹日本時女主持人提到"返鄉下",我幾乎作嘔,立即轉台。

      刪除
    2. 提到"返鄉下" 幾乎作嘔 <--- 十分同意。

      刪除
    3. 將去日本叫作"返鄉下"的人無非是想借此炫耀她能夠經常去日本,然而鄉下就是我們的故鄉,不是可以自行隨意改變的,而將一個殺害千千萬萬同胞的日本當作自己的鄉下,完全有歪常理,怎不令人作嘔。

      刪除
    4. 月前電視上那個介紹日本旅遊購物的女主持人,口稱去日本是 “返鄉下”,對我們這些心懷國家觀念的人來看,當然是大為反感 !
      那個女主持人一向心直口快,可能因為她在日本住過一段長時間,所以說有 “返鄉下”的感覺。
      以前聽過她在電視上自述,因何一直未婚 ? 因為以前要結婚的時候,父親反對她嫁給日本人,所以一直沒有結婚。
      所知國仇家恨,當然要是非分明,整個日本的軍國主義,視中國人如螻蟻,不尊重;到如今也死不懺悔,不道歉 ! 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

      刪除
    5. 但歷史已經寫進檔案裡。 有位日本軍醫 把中國的櫻花帶回日本種下,亦上電視講述 哀悼中國的亡魂。
      當南韓抗議為慰安婦伸冤,日本也有婦女團體遊行和應。他們篡改歷史,也只有弱智學校才採用那些不實的課本。

      刪除
    6. 我對藝人的資訊一點興趣都沒有,從來娛樂新聞都是無聊的,很多都是虛假的,我只是對"返鄉下"言論反感,除非她的父母是日本人。

      刪除
    7. 提到"返鄉下" 幾乎作嘔,立即轉台......我第一次見到peace兄這樣形容,真的笑了出來!!!

      其實此刻有主持講日本是"返鄉下" 有兩種意思,一就係時時去日本的人,二就係講"返鄉下" 係嘲笑呢班人的詞句...好睇佢本身的意思~~~
      如果要時時進貢日本,開口埋口都說日本好......呢啲人完全唔識歷史,甚至冇讀過...所以話現今中史科要在學科裡剔除,遲早就會出產更多呢類人!!!!!!

      刪除
    8. 很欣賞和平先生的愛國情懷 ! 也謝謝森源先生的分析。
      現今youtube上的娛樂視頻,很多都是作大的標題黨,不看也罷 ! 不過,古今的藝人,亦有不少是愛國份子,我不敢小覷。 娛樂界與我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時常關注一下,也無妨。我這些閒人就是這樣的無聊。

      刪除
    9. 我們所指的"鄉下"是我們的故鄉,有宗族源頭之意,是一種身份認同。某人喜歡去日本是他個人的自由,那是旅遊,如果稱到日本旅遊為"返鄉下"只顯示那個人的無知。

      刪除
    10. 哈哈!也許我不懂得表達,望秋葉姐不要見怪。我說「從來娛樂新聞都是無聊的,很多都是虛假的」這句可能有點以偏概全,不過我是真的一向不喜歡看娛樂新聞,性格使然吧。

      刪除
    11.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娛樂新聞的 ! 和平兄是我的師傅,只有恭恭敬敬,不敢說見怪。何況現今為了生計而作假料的也有不少。也不宜胡亂相信。
      可是娛樂界中人,大都會留意娛圈動向。藝員的演出都是為了取悅觀眾,拍片其實是一項很艱辛的工作,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要承受關注與接受批評,和犧牲私隱的精神。

      刪除
  3. 很認同peace兄的睇法,其實都明白他們的用意,冠個日本地方名,等人加深印象,但大前題
    香港未必人人都知日本每個地方係點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將香港的地方稱為「港版XXX」,只會令人漸漸忘記本來的名字,一點好處都沒有。

      刪除
  4. 🐰 🅿🅴🅰🅲🅴 先生, 你好!
    (¯`◕‿◕´¯)鹿頸我以前坐車路過多次, 印象是近沙頭角的;
    鹿頸村就唔識囉! 長索島連島沙洲也略聞一二;
    至於又被稱為 『天使之路』 亦只是透過網路資訊吧!

    你講得啱✔️ ✅〖看看海景,吹吹海風, 消遙自在〗✅
    放 開 懷 抱 樂 得 逍 遙 ✌ 海 風 海 景 寫 意 自 在 💖

    🎬 汀汀遊・【欣澳 → 長索島 → 愉景灣海濱白教堂】
    https://youtu.be/m7Y5rCSS2y8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香港同名的地方不少,大部份人都認識沙頭角的鹿頸,陰澳的鹿頸村好細,不太多人認識。

      刪除
  5. 呢度容易去呀,燈塔就唔敢去喇.咪係囉,改埋晒啲名搞到香港cheap晒.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就是,我每次見到傳媒稱港版乜乜物物都好反感,香港就是香港,改稱別人的名毫無自己風格。

      刪除
  6. 長索島我有行過,易行,要睇水漲退時間才行到過去!🤓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呀!水漲時候去到就"望島興歎"了。

      刪除
  7. 深有同感。為甚麼定要叫「港版乜乜乜」,才會吸引人去?是自卑,抑或崇日?其實,每個旅遊景點皆有可觀之處,無必要冠以「港版乜乜」的虛名以「自抬」身價?對於日本,只可抱旅遊心態,絕不會有「返鄉下」的感覺。我的「鄉下」在中國,其他地方都不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每次聽到"港版天使之路"的時候都覺得非常刺耳,所以不吐不快。香港就是香港,我們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的真正名字是對自己的尊重。
      那些稱去日本為"返鄉下"的人更加可悲,日本人從來沒有承認他們是鄉親。

      刪除
  8. 同意。自己地方用自己的名,不要理會那些「崇日」、「媚日」、「哈日」媒體命名的什麼「港版某某某」。正如黃霑早期作品歌詞所唱︰「我係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每個人都要懂得自尊別人才會尊重你,如果一個香港地方總是被叫作「港版XXX」,又有誰會欣賞這個地方?

      刪除
  9. 本地行山嘅人認準道路方向不會迷路.
    本地傳媒集體迷失方向,後果堪虞哦.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後果堪虞,傳媒帶錯方向,跟風的人確也不少。

      刪除
  10. 哈! “單人獨闖,年紀老邁,不想冒險” - 似用來形容我多D! 每次乘車經過該處都想起四十多年前第一次到那裡唯一的記憶 - 浮在水面的木材,其他甚麼都沒有人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四十多年前",也正是我去木材儲存倉遊玩的年代了,估不到大家都有這個經歷。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