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

行吓山 行吓海

 


雖然過了秋分,晴朗的日子仍然相當炎熱。假日行山,還是以一些短程而又平緩的路線為主。

昨日坐巴士到石壁水塘起步,打算沿塘福引水道及長沙引水道行到東涌道,行行吓想起,大嶼山的海灘我只去過銀礦灣及貝澳,因為那都是行山路線經過的地方,但我卻從來未去過長沙,於是即時改變計劃,在麻埔坪道落山,經塘福村進入塘福海灘及長沙海灘,然後才上嶼南道結束行程,全程也只是兩三個小時。




引水道那段我曾經介紹過了,不再重復。我今次共行了三個海灘,包括塘福、上長沙及下長沙。我發覺原來這些偏遠的海灘的設施一點也不落後,洗手間、沖身更衣、小賣部,一應俱備。長沙是本港最長的沙灘,分上長沙及下長沙,全長約三公里,單只長沙海灘我就行了一個小時。

上長沙雖然最大,但遊客稀少,環境清靜,聽到的就只有海浪拍岸的聲音,置身其間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我也忍不住手挽雙鞋,赤腳在淺水區漫步。

下長沙雖然細小一點,但卻非常熱鬧,有很多玩滑浪板的青少年,主要是因為這裡有一條長沙下村,除基本公共設施外更有各式店舖開設,包括渡假屋,餐廳及滑浪板出租、教學。

無論愛靜的你或愛動的你,長沙都是一個假日消閒的好地方。


塘福海灘

上長沙:海灘垂釣

上長沙:露營溜狗,很愜意!

上長沙:一群菲籍人士開生日派對,唱歌跳舞一樂也!

從上長沙到下長沙要經過一段幾分鐘路程的山咀,中途有
這個涼亭。

下長沙:很多人玩滑浪板

下長沙:當然啦,小朋友玩玩泥沙好了



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

大澳花燈

 


中秋臨近,節日活動陸續展開,其中「大澳水鄉花燈節」已在9月11日正式開幕,一系列活動陸續推出直至9月底。

據主辦機構宣稱,這項活動是想以藝術與設計,探索大澳節慶獨特傳統,延續漁村文化,保育這裡的自然景觀,活動的主要節目就是那二千多盞手繪花燈。

為免人多擠迫,我選擇了一個非假日去體會一下這個花燈節。長途跋涉來到,當然要為這次出遊增值,我在下午到達大澳,先到虎山觀景台走一迴,然後才到市中心一帶参觀花燈。

花燈展區主要集中在關帝古廟前的大澳鄉事委員會廣場,然後向東西兩翼申展。向東沿吉慶街申展到新基橋,向西沿大澳街市街、石仔埗街申展到洪聖廟附近。

按圖可放大

這裡的花燈比較簡單,幾乎是清一色圓形,特點是全是手繪圖案,各自發揮,所以每個圖案都不相同。有時間來這裡悠閒地逛逛街,影影相,還算是個不錯的節目,但大家切勿同維園的花燈展相比較。維園的是大都會,高檔豪華;大澳的是小漁村,簡單樸素。

有兩點我是頗為不解的:第一,大澳是水鄉,而活動亦名為『水鄉』花燈節,但大部份花燈都掛在街內,完全沒有利用水鄉的特點。為甚麼不將部份花燈佈置在棚屋河畔呢?水光燈影,一定會更加漂亮啊!第二,由於是非假日,酒樓根本沒有營業,黃昏時候餐廳茶室亦陸續關門,七時左右只剩下三兩間小食店,而且也正在收舖,結果我撤退到近巴士站附近才可吃到一碗豆腐花及一串魚蛋當作晚餐。為甚麼他們不利用這個活動多做生意呢?也可當作是對長途跋涉來到這裡的遊客的服務吧!


溫馨提示:(9月19日補充)

(1) 博友羊羊提供消息,昨晚由大澳出東涌有近二千人輪候巴士。

(2) 今日新聞報告,由於聚集人數太多,「大澳水鄉花燈節」在中秋及翌日都不會亮燈。

考慮去參觀的朋友要留意!


今日中秋,將其中一張相修改成中秋賀卡,祝大家中秋節快樂!﹝9月21日補充﹞



其他大澳花燈圖:

新基橋的花燈仍在趕工

大澳鄉委會廣場準備就緒,隨時迎接遊客

「約你私奔到月球」,你敢去嗎?

走遍全場,只找到這個「非圓形」燈籠

石仔埗街

吉慶街的燈籠陣

天氣不太好,但仍可看到朦朧半月

「中秋節快樂」,是大眾的願望了!

有人稱大澳為「貓之島」,這個燈籠可反映出來

大澳鄉委會廣場是最熱鬧的地方









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

隱形的翅膀

 



殘奧落幕,曲終人散,相信所有運動員已經返回各自的國家,繼續他們的生活。而我,偶爾還會想起一幕幕傷殘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精彩演出,無論他們是否得到冠軍,他們以其永不放棄的精神,已經贏得世人的敬佩。

為宣揚殘奧精神,我決定製作一段音樂視頻。在網上找來多段比賽的影片,剪輯成一段三分多鐘的視頻,配上一首我很喜歡的歌曲「隱形的翅膀」,我覺得傷殘運動員的鬥志同這首歌曲的主題非常吻合。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每一次 就算很受傷 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飛過絕望

每一句歌詞都帶給我們正能量,也恰恰是傷殘運動員的寫照。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那就是「擁抱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他們做得到,你都可以做得到!


溫馨提示:視頻內有傷殘人士影像

2021年9月5日星期日

香港野牛


 

香港是一個人煙稠密的城市,野生動物不多,撇開雀鳥昆蟲之類不計,我在行山時候見過的野生動物有猴子,野豬,黃麂,松鼠,還有最常見的野牛,包括黃牛及水牛。

香港野牛主要集中在新界及離島,大概上世紀七十年代左右,香港大量農民棄耕,農地當然是用作發展新市鎮或者變作棕地,而耕田的牛隻頓時"失業",如何是好?農民為感激牛隻過往的辛勞服務,一般都是將牛隻帶到郊野,讓牠們歡渡餘生。牛隻的食物是青草,所以也不愁三餐,日日行行企企,遇到情投意合的話就試試雲雨情,於是乎野牛越來越多,有時候牠們會走入紅塵,滋擾民生。

牛是善良的動物,我行山的時候如果遇到牛隻,一般都會說聲"Hi",替牠影張相,然後就匆匆趕我的路。在一些合家歡的旅遊區,例如西貢碼頭、梅窩、昂平等地,經常見到一家大細的遊客,圍著牛隻,評頭品足,與牛自拍,就好像遇到明星一樣開心,可見香港人也頗喜歡牛隻。

然而過多的野牛也給人們帶來麻煩,包括以下各點:

堵塞交通:牛隻好有個性,鍾意行去邊、企喺邊,自己話事,不由你管,經常見一大群牛叔牛嬸站在馬路中間傾偈,你有你塞車,佢就擺擺尾、好少理。

污染環境:牛隻喜歡去到邊、疴到邊,經常搞到遍地"地雷"。

擅摘花草:我多次在西貢市中心及梅窩見到牛隻跨越欄杆,走入園藝禁地偷食花草,有時牛群更會集體破壞農作物。

滋擾居民:在一些近郊市區,牛群會闖入民居,給人們帶來不便及危險。記得幾年前曾有牛隻走入梅窩一間超市搵食,顧客紛紛走避,搞到啼笑皆非。

牛群走入梅窩超市覓食(網絡圖片)











政府對牛隻都算是比較包容的,主要視乎市民的取態。現時政府多會加派人手,每早在經常滿地牛糞的市郊清潔;某些地方更安排有「帶牛人」負責在適當時間帶領牛群遷徙;為免"牛口膨漲",當局亦在某些地區為牛隻進行絕育手術及登記身份。

現時本港約有千多頭野牛,其中以黃牛居多。對於被牛隻影響生活的人來說,可能不太喜歡這些牛群,他們間中會向政府投訴;但那些不受影響的人又冇乜所謂,遊客更當作是一個旅遊景觀;而有一些"愛護動物人士"則力保牛權,樂見野牛百子千孫。在香港這個高速發展的城市,在人權與牛權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實在是一個不易解決的問題。

以下是一些我曾經行山時偶遇過的牛隻,遍佈新界離島、高山低谷──


城門水塘:這裡環境優美,青草遍地,是牛牛天堂

塔門:小牛與小孩

大帽山:野草枯黃,淒冷孤清

西貢東灣:位置偏遠,遊人不多,幸好有鳥兒相伴

西貢大灣:為覓食而走遍萬水千山



梅窩五仙橋:牛群堵塞著單車徑,抖吓先

梅窩銀河:天時暑熱,大水牛走進河裡,涼浸浸

萬宜水庫:這裡地勢平坦,牛隻也最懶惰

蚺蛇尖:地勢崎嶇,估不到牛群可以來到這裡

貝澳:這裡是香港少有的水牛集中地

赤徑:時值寒冬,草木凋零,要找青草不易
昂平:我佛慈悲,牛隻在這裡應該是最安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