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明天會更好

 


明天就是2022年的元旦日了,回望過去,憧憬未來,感慨良多。

過去一段日子,香港飽受兩件事件困擾,一是反修例暴動,一是新冠疫情;當中一是人禍,一是天災,兩件事都嚴重傷害香港。

隨著「港區國安法」的訂立,我們今年得以享受到比較安寧的日子,過往堵塞馬路、放火燒舗、破壞公物、打人燒人的日子算是過去了,一些違法者亦開始受到法律制裁。當人們冷靜下來,過往火紅日子曾經不明不白地支持暴徒的人亦應該反思,那些破壞香港的行為值得支持嗎?雖然我並不認為香港從此可以安枕無憂,因為在可見的未來,美國仍會以打遏中國為國策,而香港正是他要攻擊中國的其中一個目標,相信美國仍想透過其代理人在香港搞事,但中國日漸強大,也是未來世界經濟的火車頭,香港溶入國家發展大局,只要我們都為香港好,最低限度不去破壞香港,香港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新冠病毒的出現,令世界各國措手不及,西方國家為了保持經濟動力,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結果染病及死亡人數不斷刷新紀錄,但經濟還是升不起來。中國則是採取嚴格阻隔病毒的方式,這樣會使中國對外貿易受到打擊,然而病毒當前,經濟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值得我們深思。香港夾在中西之間,既想保持同外國往來,又怕病毒會傳入,早期政策有點搖擺不定,最近還是想通了,明白到向外大開中門,就會引入病毒,通往中國的關門就無法打開;嚴格守住外地病毒輸入,香港才可清零,才可同國家接軌,我們必須明白,無論是經濟、民生、還是血緣關係,香港同中國都是密不可分的。

除夕日,回顧過去,縱使我們面對過不少困難,我們都可以一一克服;展望未來,我對香港仍然保持樂觀,「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也祝願各位博友幸福快樂,明天會更好!


2021年12月20日星期一

又經愉景灣

 



上個星期行山,從欣澳到梅窩,途經愉景灣。記得之前寫過這條路線,不打算又重覆,不過臨近聖誕,愉景灣佈置了些聖誕裝飾,我也影了一些相,反正最近沒有甚麼題材寫,就放幾張相上來充撐一下吧!

坦白說,對於聖誕節我並沒有甚麼感覺,一來自己並非教徒,二來自己一向愚頓領悟不到聖誕的意義,三來又沒有多餘金錢作聖誕消費。以前聖誕節對我來說最大得著就是幾天假期,沒有其他了。十多年前兒子年紀還小,逛商場、看燈飾也算是一個免費的親子節目,兒子大了,我亦十多年再沒有刻意去逛商場看燈飾了。

話題撐遠了!當日經過愉景灣時天氣很好,用手機拍的照片色彩也很鮮艷,還是同大家分享幾張相好了。


愉景北商場的聖誕樹及裝飾

心鎖長廊

海濱白教堂剛巧有婚禮進行

很喜歡教堂的倒影

去到愉景灣廣場(南面),有一樣的聖誕樹,而且更大


2021年12月3日星期五

幸福


 

你幸福嗎?

最近看了一則關於"幸福指數"的文章,一個國際組織撰寫的《2020年世界幸福報告》指出,在被列入這個調查計劃的153個國家或地區之中,芬蘭名列榜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事實上前20名主要都是歐美國家,榜末是阿富汗,而我最關心的香港,居然只排在第78。

據說這個幸福指數是基於6個因素而定,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慷慨和不腐敗。

報告是西方人所撰寫的,我可以預期結果都是基於西方人的觀點來看待以上六項因素,但身為香港人的我卻老是想不通,如果住屋問題並非幸福指數的考慮,以上6項香港都是不錯的,為甚麼香港只排在中間?如果以上6個因素就決定了人們的幸福指數,那麼社會安全感、社會和諧、自我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就不重要了嗎?

其實幸福真的很難用簡單標準來衡量和比較的,因為不同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要求。

很久以前看過一部叫「小鞋子」的伊朗電影,主角是一對小兄妹,他們家庭很窮,兄妹倆各人只有一對鞋子。某日,哥哥遺失了妹妹的鞋子,為了讓兩人都可以穿著鞋子上學,哥哥讓妹妹每早先穿著自己的鞋子返學,放學後立即把鞋子交還給返下午班的哥哥穿著。他對妹妹說:「不要告訴爸爸,我一定會找回一對鞋子給你。」

這天,哥哥參加了一個賽跑,他很希望他能跑得季軍,因為季軍的獎品正是一對鞋子。開跑時,哥哥盤算著只要維持著跑第三名便足夠了,但在激烈的競賽中,哥哥被人撞倒了,當他再次站起來的時候,已經顧不得那麼多,只管咬緊牙關拼命向前衝,在吶喊聲中,他衝過了終點,當他清醒過來知道自己得到冠軍的時候,他並沒有開心,沒有笑容,縱使冠軍的獎品價值更高,也可以得到更高榮耀,但他不需要這些。

頒獎禮上,哥哥拿著獎牌和獎品一直垂下頭來,當攝影師叫他抬起頭來同頒獎者合照的時候,這時才看到哥哥正在淚流滿面。

得到自己期盼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幸福。


讓我們聽聽鍾嘉欣如何定義她的幸福:


2021年11月29日星期一

狗嶺涌 分流 深度遊

 



去年年底完成了鳳凰徑第七及第八段路程,由於當時是初次獨自探遊,全程依足鳳凰徑指示,從石壁起步到大澳結束行程,途中只在狗嶺涌及分流邊陲掠過,沒有深入。有了上次經驗,今次約同朋友,在狗嶺涌及分流作深度遊,看到的景點更多。


紅點為今次行程全程

放大狗嶺涌及分流部分

我們在石壁起步,沿引水道向西南行,在狗嶺涌營地入口,我們離開鳳凰徑下山往營地走,先到達狗嶺涌觀景台,這是一個在小山崗上的觀景台,景致開揚,長洲、索罟群島、桂山群島,盡收眼底,這裡設有地標柱以標示可以看到的地方。離開觀景台沿山徑往南行,有一「嶼南界碑」,這界碑同大澳的「嶼北界碑」共同勾劃出香港西南面邊界,再往下行便是狗嶺涌營地及海灘。

離開狗嶺涌海灘,沿石級上昇100米重返鳳凰徑,這段鳳凰徑雖然並不難行,但都是在山崖邊緣前進,所以都設有鐵鏈圍欄。

大約行了20分鐘再有一分支路離開鳳凰徑下走分流,從北至南貫穿分流東灣,繼續向前行就是「分流炮台」和「石圓環」,之後就來到分流西灣同鳳凰徑再度會合。分流炮台是一個建於清朝用以保護進出珠江口的商船的防衛設施,面積比一個標準泳池還要大,四周以三米高的石牆圍繞;石圓環是一個用幾塊石頭圍起的橢圓形"建築物",據考究是新石器時代建造,面積差不多一張乒乓球枱般大,當局珍而重之地用鐵絲網圍起來列作法定古蹟,我們笑說可能只是以前人們砌成用作BBQ爐也未定,事實上結構及外表都很簡單。

今次遺憾的是找不到往分流燈塔的入口,因為恐怕耽誤時間太久而放棄了,希望下次可以找到。

總結今次行程是比原本的鳳凰徑多走了4公里,全程總共約20公里,路途並不艱辛,只是略長了一點,共行了7個小時。但深入狗嶺涌及分流看到的風景更靚,也更有特色,是值得的。

想特別一提,曾經有博友反映在長假期間,分流被大批露營人士污染及破壞,到處都是膠樽、啤酒罐、發泡膠盒、膠袋、口罩....。真的希望我們在享受郊野樂趣的同時,不要只貪求自己的方便,隨意丟棄廢物。要愛護郊野、保護環境,這比以環保為名盲反東大嶼填海計劃更加有意義。

如果想了解鳳凰徑第七及第八段的其他路段,可參考我上次的帖文「鳳凰徑 逆走第七八段」 https://peaceemb.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html


從鳳凰徑轉入狗嶺涌分支路,先見到這涼亭

從梯級向上行就是狗嶺涌觀景台,有360度靚景

狗嶺涌觀景台附近有一標高柱

向下行便是嶼南界碑

沿途可見巨浪拍崖

遠眺狗嶺涌沙灘


一路向下行到狗嶺涌營地,非假日清靜得多

狗嶺涌河下遊,環境清幽

狗嶺涌河水流出沙灘處,有簡陋獨木橋

同鳳凰徑會合後山徑有鐵鏈圍欄,遠望分流東灣

寬闊的分流東灣

分流石筍

分流炮台

攀上圍牆觀看,炮台圍牆內是一片草地

分流石圓環

分流天后廟,港九東西南北,總有一間在海邊

轉入分流西灣,再次同鳳凰徑會合


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

日落大東‧落葉歸根

 



移居英國三十多年的老朋友,最近不惜在港被檢疫隔離21日,同太太返回香港,為的是要讓太太看病。

上個星期某天我同他上大東山,由於只是想看看芒草及日落,行程只是由伯公坳上山,到了爛頭營兜一個圈便轉回頭向伯公坳,在半山一個小山崗坐下來,一邊等待日落,一邊聊聊天。

我感到奇怪的問他英國沒有醫生嗎?他說:「當然不是!但新冠疫情下,家庭醫生只容許電話問症,不能面診,病情很嚴重的話就叫救護車。老婆近來眼睛經常無故出現黑班,多次打電話問醫生都只叫她滴眼藥水,長此下去很是擔心!」

我問他倫敦治安好嗎?華人有被歧視嗎?他說:「我住的是倫敦近郊小區,治安還可以的;至於種族歧視,除了回到自己國家之外,哪裡沒有?一般華人都會較忍讓,不爭權、不爭利便是了,不過,近來都多了亞裔人士無故被毆的情況。」

我問近來多了香港人移民英國會對他們有影響嗎?他說:「影響是不大的,那些持BNO到英國的人大約有一半住倫敦,樓價是上升了,但對我沒有影響,因為我早已自置物業」停了一會,他續說:「不過,他們卻令當地人對華人的印象變差了。一來他們搶貴樓價;二來可能他們到了倫敦心情興奮,經常聯群結伴到處遊蕩,大聲講大聲笑,當地人看在眼裡,就好像在香港某些人對大陸新移民一樣的看不順眼;更有甚者,還有一些人將香港那套政治鬥爭帶到英國,遊行示威、聚眾叫囂,當地人其實不明白他們在做甚麼,但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就會覺得華人討厭,所以每次碰到這些情況我都會遠離。」

我問他子女近況如何?他說:「兒女都在那邊成長,長大後就是自己的世界,兒子結婚後已經自立門戶;女兒到了美國做博士研究,已經很少見到他們了。自從退休後,兩老就是每日你眼望我眼,溜狗散步,相對無言,很寫意吧!」言語間有點自嘲。

我問他今次回港會停留多久?他說:「視乎老婆的病情吧!對我來說,留在香港多久也沒有問題,始終我在香港出生、長大。現在仔大女大,如果不是因為香港樓價太貴,回港生活更加適合我,樹高千尺,落葉歸根。」說到這裡他沉默了下來。

太陽漸漸隱沒在黑暗中,山上氣溫驟降,我們也匆匆下山了!始終,回家是最溫暖的。











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

法門古道


 


大嶼山昂平是一個高地平原,這一帶密佈灌木林,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成為寺廟、精舍、禪院、佛堂等聚集之地,自古以來,僧尼往返東涌市集都必經一條山谷小徑,那就是「法門古道」。


從石門甲到東山法門就是「法門古道」


「法門古道」從東涌的石門甲到昂平,長約4公里,沿途都是水泥路緩緩上斜,並不難行,可以在東涌坐巴士34號到石門甲村公所起步﹝班次較疏﹞,又或者乘坐巴士3M在石門甲道口落車行入去;我為了攞路嚟行,決定在東涌地鐵站起步,全程約7公里,約行了兩個半小時。

坦白說,「法門古道」並沒有甚麼絕世美景,但從現代化的東涌新市鎮經過幾條古樸的舊村落,再進入「法門古道」這條林蔭古道,沿途有不少古剎名寺。耳聽晨鐘暮鼓,梵音處處,眼看紅牆碧瓦,輕煙裊裊,偶遇僧尼經過,彷如置身佛國淨土,洗滌心靈。

「法門古道」終點在昂平「東山法門」,從這裡行出寶蓮寺約需15分鐘。這裡也是多條行山路線的交匯處,意猶未盡的話你可以繼續行去石壁,大澳,深屈,甚至攀上鳳凰山往伯公坳方向離去。而我這天則歸於平淡,只在寶蓮寺吃過齋菜後便乘巴士離去,結束半日行程。


石門甲村是一條古老村落,村前牌坊也古色古香

石門甲首先見到的是羅漢寺

中途石級分岔路是地塘仔郊遊徑通往伯公坳

位於地塘仔的十方道場

東山法門是法門古道的終點

再行多15分鐘便是寶蓮寺



2021年10月24日星期日

虎山黃昏


 

到大嶼山遠足,很多時候行程開始及結束地點不外乎都是東涌、梅窩或大澳,今日正是在大澳結束行程,由於時間尚早,意猶未盡,決定行上虎山觀景台,看看是否夠運看到日落。

今日天朗氣清,行山時候曬到燶,但上到虎山觀景台才發覺,雖然視野尚算清晰,連珠海澳門都看到,但卻多了一大舊雲遮擋著太陽。既來之則安之,還是靜靜的坐下來,等待奇蹟出現。結果....雖然西邊出現了淡淡的晚霞,總是未能同夕陽相見,正欲離去之際,在珠海上空出現了"一線夕陽",就好像阿拉伯女郎一樣,包頭包面,只露出一線眼睛....咁樣點收貨呀!一於下次再來過。


港珠澳大橋澳門段也清晰可見


天空露出一個洞,還以為有機


最終還是只影到這個樣子

"一線夕陽",總算有出來望我一眼


2021年10月8日星期五

千層紅棗糕


由昨晚開始下大雨,直到今日日間未停過,莫說到郊外走走,就算落樓下行吓都有點困難,呆在家裡總要有點勢藝,決定整吓嘢食,正所謂:「好天行山可減肥,落雨多食好合理」。今次要做的是一個中式糕點──千層紅棗糕。製作過程如下:

首先預備材料如下:

去核紅棗 :    150 g
水 :                600 g
冰糖 :            150 g
木薯粉 :        300 g
粘米粉 :        40 g

製作方法:
(1) 將木薯粉及粘米粉過篩撈勻備用
(2) 將紅棗洗淨、去核、浸軟,煲滾300g (c.c.)的水放下紅棗,水再滾後熄火不要打開煲蓋,浸焗約10分鐘
(3) 紅棗浸軟身後連水一齊放入攪拌機打爛成紅棗蓉
(4) 將紅棗蓉隔去渣(紅棗皮)成漿狀
(5) 將紅棗漿加上另外的300g水,加入冰糖用慢火煮
(6) 待冰糖完全溶解後收火放涼(必須放涼),然後加入預先混好的木薯粉及粘米粉攪至無粉粒的糊狀
(7) 鍋內放入水及糕盤,水滾後先倒一層約5mm厚的紅棗糊入糕盤,蓋好鍋蓋蒸5分鐘,再加上紅棗糊作為第二層又蒸5分鐘,如此類推(每次倒入糕盤前要先攪勻紅棗糊)
(8) 待所有紅棗糊都倒進糕盤蒸熟後,一層一層的紅棗糕便製作完成,可以放涼或者即時切件吃

這款紅棗糕有濃郁紅棗香味,清甜,煙韌,健康,經濟,易做。

同製作任何其他食物一樣,不同人有不同口味,所以上述材料份量可以根據你的口味作出微調,例如加多些紅棗使其更香濃,加減冰糖可改變甜度,減少木薯粉的比例可減低煙韌度。但有一原則是必須遵守的,就是必需分多次一層一層將紅棗糊倒入糕盤,因為木薯粉很快沉澱,如果一次過將所有粉漿倒進糕盤,紅棗糊未蒸熟木薯粉就已經沉下盤底,到蒸好的時候你會發覺上面是清水,下面卻是很堅實的糕。

落雨天何必發悶,製作一些自己喜歡的食物,一樂也!

預先將木薯粉及粘米粉過篩攪勻

紅棗洗淨去核浸軟煲滾再焗10分鐘

放入攪拌機

攪碎

隔去紅棗皮成紅棗漿

紅棗漿放涼後放入混好的木薯粉及粘米粉


攪勻成為紅棗糊

鍋內水滾後倒入紅棗糊在糕盤蒸5分鐘

蒸熟一層又倒入另一層

一盤紅棗糕完成了

切開一件件就是美味的千層紅棗糕

我也曾經試過將紅棗糊倒入蛋撻模內一個個蒸,
樣子也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