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4日星期一

元荃古道急走

閒談間,朋友K君知悉我最近行過吉慶橋大棠一帶,他問我有沒有行過「元荃古道」,我早已聽聞這條遠足路線卻從未行過,他說帶我去走走。

香港有不少古道,所謂古道者,就是古代未有先進交通工具之前,人們從一個地方流動到另一個地方的慣常通道。例如「張堡仔古道」 (香港仔到中環),「西貢古道」 (西貢蠔涌到九龍) ,「東大古道」 (東涌到大澳),與及這條「元荃古道」(元朗到荃灣)。

這天陽光普照、天氣清涼,我們決定結伴同行。K君是資深行山前輩,我們就不必在甚麼地鐵站或巴士站之類的地方集合了,以節省時間。我們各自選擇方便自己的起步點,他選元朗,我選河背,然後我們在吉慶橋匯合。



我從河背村小巴站(A點)起步走到吉慶橋(C點)同朋友匯合再走到荃灣(E點)的路線圖

我在上一篇介紹過吉慶橋,這裡不再重複,但有一點補充,由於比約定時間早了點到達吉慶橋,我便在附近逛逛,我發現有一密封水道流出清澈的河水,河水灌注入大欖涌水塘東北角,細看附近的介紹牌,才知道這就是由深圳引來的東江水的其中一個出水口,東江水供應給香港約八成的用水量。



東江水注入大欖涌水塘的出水口

同K君匯合後,我們便轉往「元荃古道」向荃灣方向走,途經田夫仔,清快塘,石龍拱、下花山出荃灣的柴灣角便完成整個行程。總結這條行山路線,雖然沒有超級靚風景,但大部份路段都埋藏在密林中,沿途古樹參天,陽光從樹梢間透射出來,伴著颯颯涼風,伴著沙沙樹葉聲響,感到大自然真的美麗。不過平時我行山比較喜歡他他條條,不時停下腳步看看風景、影影相,由於這次是K君帶我行,我便得跟著他的步伐走,行畢15公里路程,只用了三小時二十分鐘,略為急速。



山上分支路頗多,慶幸路標仍算清晰

這裡可以看到兩種不同道路,左面新建的石屎林務大道,右面石砌古道

這條田清橋頗有特色,橋身是木造的,但上面鋪上坭土,長滿野草

部份路段已經鋪上整齊的石級

山上有一間「蓮花山公立學校」,已經廢置

校舍已經通頂,並長滿野草


最完整的是這座石造滑梯,相信是當時小朋友的至愛

 其實整條「元荃古道」路線是"古"的,但道路真的很"古"的地方就不太多,因為社會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以前崎嶇不平的路面不斷更新復修,有些給人們踏平了,有些用石塊鋪平了或砌上石梯,有些更變成林務大道(可以供特許車輛行走的石屎路)。



到達石龍拱,視野變得開揚,這裡可俯瞰荃灣葵涌一帶景色

還可看到青馬大橋,但煙霞卻突然加重

道路開始急速向下,直落荃灣,而路面也修葺得很好


間中聽到一些人批評這些郊遊徑修復工程破壞古道本來面貌、破壞大自然。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古人可以由沒有路而行了一條路出來,而我們卻不可以將一條崎嶇危險的山路優化成平緩安全、可供現代人使用的道路。這同一些盲目反對建設交通網絡、反對發展新市鎮的人一樣不可理喻。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只要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在"發展"與"保育"中取得平衡,那又有何不可?

當我們完成行程出到荃灣的時候,我們登上一輛巴士經大欖隧道返回元朗嘆茶,巴士行程只用了二十分鐘。二十分鐘同三小時二十分的比較,這就是現代先進交通工具同古代的分別。




鳴謝:感謝K君做我的嚮導,也借出他的背脊做我的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