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星期五

更換電池

某一天,獨居的老婆婆收到兒子寄來的包裹,附上一封信,兒子說今年又不能回來了。

老婆婆打開包裹,是一個機械人。老婆婆按動開關製,機械人懂得工作,從這天開始,機械人每日為老婆婆打掃、淋花、做家務、照顧老婆婆。

過了一段日子,機械人的動作慢慢停頓下來,而且低電量指示燈亮起,老婆婆知道是電池耗盡了,於是她換上一個新的電池,機械人果然回復動力,老婆婆展現出一絲微笑。

老婆婆知道機械人喜歡看馬戲表演,她買了兩張入場劵。這天,正當機械人打算同老婆婆出門之際,發覺老婆婆坐在椅子上合上眼睛、搖她都動也不動。它想起老婆婆曾經為它更換電池而令它恢復動力,於是慌忙找來幾個電池一個一個放入老婆婆的衣袋內,結果當然沒有奇蹟,無論放入多少個電池,老婆婆還是毫無起色,甚至雙手垂下 ── 她壽終正寢了。

以上是 Youtube 的一段視頻 "Changing Batteries",五分鐘的故事只有背景音樂,沒有對白,但卻令人深思。機械人可以透過更換電池延續 "生命",但人卻不可能。人只有一生,自古以來,秦皇漢武,無論用盡甚麼方法,都是只有一生。我在想,我們只有一生,我們的父母也只有這一生,我們如何過活、我們如何同父母相處,也都只有這短短幾十年的一生,我們希望怎樣渡過呢?我們經常說母親很偉大,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母親呢?

故事有一個不錯的但令人傷感的結局,機械人終於可以和老婆婆一起快樂地去欣賞馬戲表演了,因為........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Blogger 第一百篇












我從2007年開始寫網誌,同大部份博友一樣,當時的平台是Yahoo Blog,正如大家都知道的,Yahoo Blog 在2013年宣佈結業,這六年時間,我共寫了127篇。

2013年從 Yahoo Blog 搬到 Google Blogger 之後,一切從頭開始,到今日我在 Google Blogger已經累積到第100篇了,應該是時候作一個小結吧。

我曾經透露過,我之所以開始寫網誌,是因為當時參加了兒子所讀中學的家長教師會舉辦的一個講座,介紹時下年青人的一些玩意,其中包括寫網誌。我記得當時講者說如果連自己子女喜歡玩什麼也不了解,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家長。今日我的兒子已經完成了大學課程並投身社會工作,很遺憾,其實到現在為止我並不知道他當時究竟有沒有寫過網誌,而這十年間寫網誌的卻是我。

自問不是一個勤力的博客,試過兩三個月才寫一篇,但我總覺得沒有必要強迫自己要寫多少篇,因為寫網誌要有時間,要有題材,也要講心情。我平均一年寫二十多篇,不算懶吧!

最近重溫 Yahoo Blog 年代的舊博文,也番看當時同博友們的互動回應,很回味。但我無意中作了一個比較,發覺 Yahoo Blog 年代的博友百花齊放,而現在的博友卻越來越少,有些博友是正式宣佈光榮引退的,有些是漸漸無聲消失的或者,現在人們越來越忙;又或者,現在我們的玩意太多了。在香港,流行的網上社交平台又多又方便,我除了寫網誌外也有用 Whatsapp 及 Facebook。

其實作為一種溝通工具,Whatsapp 是挺好的,無論是訊息發放或是搞集體節目都很好用,但我不太喜歡 Whatsapp 的假訊息實在到了氾濫的程度。在 Whatsapp,只要按兩個鍵便可轉發訊息,太方便了,我有些朋友無論收到甚麼訊息都轉發過來,非常滋擾。甚至有些訊息假到無可再假,例如有一段說「2017年是最神奇的一年,這年的一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五月五日.......一直到十二月十二日都剛巧是星期日。」其實只要看看日曆便知是假的,但不少人卻毫不思考便轉發這些假訊息....無奈!

Facebook 好一點點,比較少假訊息轉發,但現在比較少人願意認真去寫一些東西分享了,或者今時今日影相上傳實在太容易,不少人總是喜歡將每次在外用膳的所有佳餚美酒都影相上傳,卻沒有一個文字介紹....無聊!

相較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網誌的模式,雖然我並非常客,但我喜歡這裡每一個人都會認真分享,無論是旅遊經驗、攝影心得、音樂推介、詩詞創作、烹飪技巧、歷史講解、時事分釋,深情表白,全都是網友們認真的製作,所以我亦樂意認真閱讀,從中獲益。

我不知道我還會繼續寫網誌多久,我說過不會強迫自己寫多少篇,但在這一刻,我覺得寫網誌令我得到滿足感,也可以透過網誌同朋友溝通,學到新東西,希望可以繼續寫下去吧!








2017年5月12日星期五

母親節感言



以前學習普通話的時候,參加了「普通話水平測試」,考試內容包括朗讀文章,事前熟讀60篇指定的文章,考試時由主考官隨機抽出其中一篇在他面前朗讀,我被抽中朗讀莫懷戚的作品《散步》,趁母親節即將到來,就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吧!

《散步》(節錄)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兒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爲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想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爲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兒,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背起了兒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這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其實當時我為了應付考試,對文章的內容並沒有很深刻的思考,考試過後,才慢慢地咀嚼當中的含意。不錯,每對夫婦對家庭的責任就好比背負起整個世界般重大,我們要養育子女,也要保護年老長輩。

古人有一句說話叫『簷前滴水』,意思是今日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的下一代將來也會重覆我們的行為,其中包括了孝道。我們年紀幼小,沒有自我照顧能力的時候,父母照我們;當我們長大了,同時父母亦年老了,我們便應當反哺照顧他們。事實上這一切都會看在子女的眼裡,你如何對待父母,他們將來也就如何對待你。

外國人有父親節、母親節,但我想,孝敬父母是我們每一天都應該做的事,又何必要等到特定的日子呢!


兩年前周安信小朋友唱出這首『天之大』,一直感動著我到今天,趁著母親節的到來,也就借花敬佛,將這首歌轉送給各位身為母親的網友及有母親的朋友,祝大家母親節快樂!天天快樂!

2017年5月7日星期日

甲龍一徑一道

中國倡議「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目的是透過沿線各國共同合作,從而達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目的。區內各國各地都有其強項及弱點,這正好給大家一個發揮自己所長、互補大家不足的機會。

大戰略當然要由大政府來搞,今日週末,我等小市民不談經濟,就來介紹一下小兒科的「甲龍一徑一道」吧。


「甲龍一徑一道」是我創作的名稱,指的是漫步「甲龍林徑」及「甲龍古道」。名稱雖然是我創作,但這條行山路線由來已久,是一條不錯的漫步山徑。

從荃灣乘坐51號巴士,在「郊野公園」站(綠色三角)下車,向前行幾十米便是入口

甲龍林徑是一條以自然教育徑形式設計的山徑,起點在荃錦公路荃錦郊野公園管理站附近,而終點在甲龍八鄉引水道近雷公田出口。而「甲龍古道」的起步點則是甲龍八鄉引水道荃錦,是古時八鄉石崗一帶務農人士往來荃灣市集必經之路,他們將農產品擔到荃灣出售然後買回所需日用品。這兩條路線都是位於大帽山西面山坡大欖郊野公園內的密林中。

相對來說「甲龍林徑」比較長,沿山坡蜿蜒而下,所以傾斜度不太大;而甲龍古道」則比較短而直,坡度較大,再加上山徑是由石塊傾斜舖設而成,並非梯級,密林中濕氣較重,令這些傾斜的石塊非常濕滑,我曾在某年春季沿甲龍古道」下山,在小心翼翼狀態下仍然跣倒了兩次。所以我會提議大家從荃坳先沿「甲龍林徑」下山,到了甲龍八鄉引水道才沿「甲龍古道」上行折返荃坳,這樣就比較安全,因為在「甲龍古道」上行就不易跣倒。

論風景其實甲龍一徑一道」並沒有突出之處,因為沿途都被高大的樹木覆蓋。但這裡最大的賣點正是全程都在密林中,有無數不同品種的植物可供欣賞,有清脆的鳥語蟲鳴,更有充滿負離子的清純空氣,再加上這路線不太難行,全程約四個小時,不失為假日遠離喧囂鬧市的一個理想選擇。

甲龍林徑及甲龍古道在荃錦坳的入口

甲龍林徑
甲龍林徑落到八鄉引水道的出口

行完甲龍林徑,從八鄉引水道轉上甲龍古道的入口

甲龍古道

都是用石塊砌出來的

石塊長滿青苔,天氣潮濕便很易滑倒


蔓陀螺花


 
花長約有一呎
很清雅的花,有點像杏花,不肯定


禾雀花,我只在這區一帶見過,其他地方沒有

像雀仔嗎?

枯樹幹下的野菇